首页 > 人事处 > 政策制度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教职工短期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11 10:14

 

       为适应学校长远发展,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规范教职工培训管理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1.坚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并重的原则。
       2.坚持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
       3.坚持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集中培训与分口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二、培训形式
       1.校内培训
        根据教职工培训需求,学院人事处、卓越培训中心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定期举办教职工校内集中培训;各二级单位利用自身的资源为业务相关的教职工进行分口培训。
       2.外协培训
       卓越培训中心在调查培训需求基础上开展集中培训,有针对性地聘请外部专家、学者、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师来学院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各二级单位也可在人事处审核、学校审批批准后请外部专家展开分口培训。
       3.外派培训
       为提升教职工工作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学校每年选派教职工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选派教职工参加业务培训,填写《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教职工短期培训审批表》,并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三、参加外派培训的基本条件
     (一)对申请培训人员的要求
       1.参加培训的教职工应妥善安排好自己正在讲授的课程和承担的工作任务。
       2.申请外出培训的教职工,须在校工作一年以上,且年终考核为合格及以上者。
       3.参加短期培训项目的内容必须与申请培训人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一致,经二级单位同意,报人事处、卓越培训中心审核,学校审批同意后方可参加培训。
       4.各二级单位每个培训项目的培训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次;如培训主管部门有明确人数要求,可依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5.同一内容的培训原则上同一人隔年才能再次参加。
     (二)对参培范围的要求
       1.教育部及其下属部门主办或组织召开的会议,各级教育机构直接组织的工作会、培训会;
       2. 国家、省(直辖市)一级学(协)会直接组织的各类培训会、工作会;
       3. 受兄弟院校、大型企业等之邀,学校认为需要参加的会议;
       4. 其它经学校批准的各类业务培训会。
       5.对于各类学术团体、民间组织、中介机构、服务公司、文化公司等以学术交流、培训名义举办的旅游性质的会议或无益于学校事业发展的会议一律不予审批。
       6.以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为主题的学术会议,由各二级教学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批,相关费用由二级教学单位院长基金、特色专业建设经费等给予支持,不在本办法参培范围。
       四、经费使用
       1.外出参培人员经费报销参照《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差旅费管理及报销办法》执行。
       2.未经学校批准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属个人行为,学校不予办理相关手续,也不予报销任何费用。因个人原因未按计划完成规定学习任务,或考核不合格的,其在进修期间发生的所有费用由个人承担,且3年内不得再安排培训进修。
       3.培训经费由人事处、二级单位共同控制使用。人事处每年3月将培训经费预算告知各二级单位,并定期通报培训费使用情况;各二级单位根据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来控制本单位教职工的培训场次、人次等情况。
       五、校内培训、外协培训授课专家的酬劳标准
       校内专家、其它院校专家根据职称、职务支付酬劳;社会专家根据职务、学术水平、成就、知名度支付酬劳。具体酬劳按授课场次进行计算,由人事处报相关领导批准执行。具体标准如下:
专家类型
类   别
酬劳(单位:元/场,税前)
 
讲师/主管
300-500
副教授或博士/中层干部
800-1000
教授,硕士生导师
1200-1500
教授,博士生导师
1500-2000
 
其他院校专家
副教授或博士
1000~1500
教授,硕士生导师
1500~2000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2500
社会专家
根据职务、成就、知名度来支付
1000~5000
 
        注:
         1.外协专家的酬劳标准的确定参考其提交的职称复印件;
         2.外协专家的往返交通费、住宿费凭发票如实报销;
         3. 如果以职称或职务计酬不一致时,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
         4.如果每场授课时间低于90分钟,则酬劳标准将酌情调整。
        六、管理工作
       (一)培训计划
        各二级单位于每年3月编制本单位教职工本年度的培训计划,填写《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教职工短期培训计划统计表》,明确培训人员、形式、时限等进行集中申报,并提交人事处报院长办公会审批;对于计划外的培训要求可做特殊榭龃怼�
      (二)审批程序
        1.本人提出申请,填写《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教职工短期培训审批表》;
        2.所在部门领导签署意见;
        3.分管校领导审批;
        4.人事处意见;
        5.主管人事领导审核
        6.学校审批;
      (三)其它管理规定
       1.教职工参加各类培训期满后应按时返校,并在本二级单位做培训成果汇报会,在一个月内将学习成果及成果汇报的材料送至卓越培训中心备案,备案后方可履行经费报销程序。
       2.参加各类培训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课题、论文、论著、奖项等),必须将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列为署名单位。
      七、其它

        此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人事处、卓越培训中心负责解释。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联系电话:(023)4980174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6 16:51:21